务农重本,国之大纲。“三农”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基础。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我市各地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心任务,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,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。为充分展示全市各地围绕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心任务,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优秀经验、先进做法,我台从今天起推出【抓改革 促“三农”】系列报道,今天播出《陆河县东坑镇大新村:以“小” 谋“大” 推动集体经济破局“出圈”》。
近年来,陆河县东坑镇大新村立足自身发展实际,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,聚合多方力量发展“三红蜜柚”种植产业,利用“小胖果”激发“大能量”,探索强村富民高质量发展模式,逐渐走出了一条以“小”谋“大”的“大新之路”。2023年大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49万元。
“柚”到一年飘香时。在东坑镇大新村的蜜柚基地里,成片的柚林郁郁葱葱、柚香四溢,一个个沉甸甸、黄澄澄的蜜柚格外诱人。
近年来,东坑镇大新村锚准村集体1000多亩山地种植蜜柚,助推村集体经济迈入发展“快车道”。该村通过创办合作社,采用“公司(合作社) +基地+农户”模式,不断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产业,蜜柚年产值200多万元,获得广东省“一村一品(蜜柚)”称号,实现了合作社、村集体、农户多方共赢。
蜜柚种植技术人员:现在柚子产量已经提升了,质量也提升了,客户都认可,销量还可以,老板赚钱了,也带动村民打些零工,都有钱赚,这个地理环境很好,在山区里面,虫害比较少,我们的肥料都是用有机肥,所以质量关是把得很好的,今年的柚子算是比较好吃一点,比往年都好一点,今年产量也大了,明年量可能会更多。
陆河县东坑镇大新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彭晋丰:我们村在人才上采用“内孵外引”,让小地方展现“大作为”,立足村情民意,建立由外出乡贤、致富能手、大学毕业生等组成的人才库,在“内”和“外”两端同时发力,在村“两委”班子中择优选取担任农村CEO,负责理清发展思路、谋划产业发展、统筹专项资金、奖补资金、涉农资金、自筹资金等多种渠道,因地制宜配套蜜柚基地、园区农家乐、民宿等设施建设,拓宽种植青梅、牛大力、火龙果、沃柑、养殖鲟鱼,形成了观光与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体系。
大新村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坚持综合施策,让“小乡村”凸显“大变化”。该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,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。通过成立项目联合党支部,科学编制联合产业发展规划,推动“特色种养+生态文旅”融合发展,打造了董树下村、墩下村、坪里村“千亩蜜柚——河畔金谷”生态景观;同时聚焦数字赋能,开拓电商、直播等数字化营销手段,打造“网红”农产品,进一步打响擦亮蜜柚品牌。今年中秋节期间,大新村蜜柚销售额超过120万元。
陆河县东坑镇党委副书记 黄献洲:我镇聚焦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全面深化改革,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,实现高质量发展,我们大新村的联合社,今年卖出了三万多斤蜜柚,直接增收九万多元,共光村卖出一千多斤油茶,增收十多万元,下来我们继续根据镇情村情的实际,探索实践村集体经济增收的亮点,多措并举持续壮大集体经济,跑出经济发展的“加速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