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台风“桦加沙”来袭,对我市沿海地区构成严重威胁。在市城区捷胜镇沙角尾村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生命保卫战”在44小时内惊心动魄地上演。由于巡查及时、处置果断,一起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被成功化解,11名群众安全转移,实现了零伤亡。这一案例也被应急管理部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。现在,让我们跟随本台记者,一起回到事发地,复盘这场“教科书式”的避险范例。
记者 秦郡泽:我现在的位置是在汕尾市城区捷胜镇沙角尾村的海堤,通过镜头可以看到我身后是刚刚加固好的堤坝,长度有140米左右,就在三天前,台风“桦加沙”带来的巨大风浪,对这个堤坝进行反复冲刷,导致这个堤坝出现了一道缺口,这个险情的发现,始于村干部在风雨中的一次例行排查。
时间回到9月22日下午4点。狂风裹挟着大雨,海浪疯狂地拍打着沙角尾海堤。村支书刘耀东带领的应急队员开展安全巡查,正好走到这里。
市城区捷胜镇沙角尾村党总支书记 刘耀东:我们村“两委”干部在巡查隐患点的时候,查到了这段海堤的时候,就发现海堤下面有一个小洞口,我们就马上下来看,就发现(海堤里面)被侵蚀了,这已经很危险了,里面的沙(松散),海浪一来会被掏空,所以我们(商量)了以后,立刻行动,首先我们第一时间就是上报,同时我们组织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党员群众对周边的11名群众马上(进行)转移,同时也把这周边全部围蔽起来。
险情就是命令。村干部们冒着风雨,立即挨家挨户催促堤坝旁的村民转移。镇里的指令也同步下达,应急力量迅速向沙角尾村集结。
村民:听到(村)干部来通知这个地方危险,心情肯定是比较紧张的,我们村干部比我们还紧张,几个人过来通知我们这个地方危险,(选)定一个避难所给我们去避险,受到村干部这样的(安置),我们心情也平静了些,觉得暖心。
在各方协力下,当天下午6点前,海堤周边的11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。然而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第二天上午8点,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。受海浪持续冲刷,沙角尾海堤临堤路段发生大面积塌陷,缺口长达140米。
记者 秦郡泽:堤坝坍塌,意味着防线被撕出了一道口子,而更大的威胁是即将面临的大涨潮,如果没有在海水涨潮之前,把这个堤坝修复好,海水将会疯狂地冲刷这个堤坝,把这里的砂石彻底地掏空,导致决堤,将会影响堤坝另一侧800多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市城区捷胜镇党委书记 黄德枝:接到塌陷的险情之后,我们把这一段路段进行紧急交通围蔽,24日上午,我们迅速集结全镇120名党员干部,挨家挨户做好周边800多名群众的转移疏散工作,同时我们调(动)了挖机、吊机等十多台机器,在市水利专家的指导下,赶在(24日)下午三点天文大潮来临之前,把最危险的这一段20米的缺口堵住、加固。
村民:幸亏有我们村干部,他们及时赶到(加固),如果海浪再大一点,涌近村子里,我的家就在那边,应该会被损坏。
党员干部、应急队员、施工人员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,接续奋战。一车车沙石被填入缺口、被层层压实。终于,在24日中午12点左右,在潮水再次上涨之前,险情被成功控制。
记者 秦郡泽:从发现险情到成功处置,这场历时约44小时的战斗,环环相扣、紧张有序,它考验的是基层的应急预案能力,是干部的责任担当,是村、镇、区多方联动的协同效率,正是这种“与时间赛跑”的速度和决心,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。
来源:汕尾手机台